10月31日,为进一步履行好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职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副校长蒋舜浩、校长助理石峰一行赴陕西省蒲城县,重点就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等调研对接学校定点扶贫工作。蒲城县委副书记王恒、副县长钟磊、张武军等陪同调研,参加座谈。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他们首先来到荆姚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调研“义务教育有保障”落实情况,看望学校研究生支教团学生,并与其座谈。
在童声合唱团音乐课上,一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西电派来的老师吗?”“喜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响彻校园。
“太可爱了!”杨宗凯看到脸上洋溢着笑容的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说,“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咱们支教团的同学们一定要更多发挥自己的音体美专长,建好合唱团和舞蹈团,帮助孩子们提升文体综合素质,赋予他们更多向上的精神力量”。
来到学校捐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创小屋,杨宗凯勉励正在操作STEM教育套件的孩子们“在做中学,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座谈环节,他叮嘱支教团同学要珍惜支教的宝贵人生经历,爱教善教,照看好学校的233名留守儿童;尝试建立贫困地区中小学赴西电游学研学机制,借力学校学科特色,帮助孩子们从小拓展眼界,尽早接受科技熏陶,在心中播下科创的种子。他还提议学校基础教育集团做好师资培训的同时与蒲城搭建同步课堂,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探索建立“亲情会客室”,“教”与“育”相结合,让留守儿童家长参与到育人过程中来。
“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产业扶贫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科技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利器。在桥陵镇梁家村学校奶山羊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杨宗凯一行考察了学校帮扶的奶山羊产业发展情况,现场观摩了学校人工智能学院在全国率先研发的“人工智能+奶山羊智慧养殖系统”建设情况。
该系统初步实现环境监测与控制、动物体温及异样监测,提升奶山羊的智能化管理效率和产能,降低奶山羊的发病率,控制羊奶质量,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为政府监管提供可靠依据,为奶山羊产业链提供智能化服务。
“学校的智能养殖系统实际效果怎样?”在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和学校科技扶贫项目负责人的介绍后,杨宗凯对人工智能学院师生加班加点克服种种困难,紧密结合扶贫实地需求,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发展智慧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行为表示赞赏。“走出实验室天地宽,学校一直倡导科研与社会需求产业需求相结合,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杨宗凯建议项目组进一步建立大数据思维,用好校友资源,完善已取得的阶段性创新成果,用科技赋能脱贫攻坚,为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奶山羊养殖进一步提质增效,力争形成先进经验辐射全国。
他们还来到紫荆街道办事处黄家村,调研基层党建情况,参观黄家村党建工作展示馆,考察蒲馨爱心超市等扶贫基础设施,实地走访了黄家村双孢菇产业发展情况,详细了解“村党支部+”扶贫模式解决当地贫困问题的经验做法。
“做好后脱贫时代的精准帮扶工作”
实地调研结束后,校地双方召开了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王恒在会上介绍了最新的蒲城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杨宗凯对下一阶段定点扶贫工作提出要求。座谈会由钟磊主持。
王恒着重从突出产业引领,持续促进群众增收增富;聚焦问题导向,全面抓好整改;坚持统筹发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健全完善机制,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加强扶智扶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西电鼎力帮扶,助推脱贫攻坚;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杨宗凯表示,他多次来蒲城“走亲戚”,感觉一次比一次亲切。蒲城县委县政府创建的“村党组织+”“联合党委+”扶贫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脱贫摘帽,让他印象深刻、倍感振奋也很受鼓舞;全县各级干部不忘初心、勇担使命,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创新致富的精神让他很受教育。他说,做好后脱贫时代的精准帮扶工作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四个不摘”,认真履行中央单位职责。二是紧盯“义务教育有保障”,助力教育补短板。三是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四是拓展交流合作领域,促进多方协同共赢。
会上,蒲城县组织部、教育局、扶贫办、畜牧局、闫家村等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发言,交流收获与困惑。
西电党政办、校工会/扶贫办、国资处、计财处、科研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与了调研。
关键词:
版权所有: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联系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国际社区商务大厦A栋6楼
联系电话:18108358180
办学许可证号:教民150010570001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