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全机制,加强保障重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工作机制,建立校院两级扶贫工作队伍,分阶段召开专项会议,统筹推动工作实施。校领导带头先后数次前往石柱、巫溪进行调研、参加现场推进会,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分批前往并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研和扶贫活动。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出台学校2019年扶贫工作计划、2019年重点任务一览表、2019扶贫工作年度目标考核等文件,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细化保障措施,形成“部门牵头、师生参与、互动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做好物资保障。广泛发动学校二级部门及师生员工对石柱县、巫溪县、黔江区、酉阳县资金及报刊图书、校服、远程作业智能辅导设备等匮乏物资进行捐助。设立“贫困户扶持基金”并制定相应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发放,设立校内展销专柜,学校食堂、校工会通过集中购买等方式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通过争取体彩专项公益基金为石柱县桥头镇桥头村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公共场地设施。
第二,志智双扶,发挥优势促发展。一是深入开展政策宣传。驻村干部分别带领工作队定期走访调研贫困户,宣讲并帮助各村各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习近平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等,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成立理论宣讲团,以院坝宣讲为载体,文艺宣讲和理论宣讲相结合,利用相声、舞蹈、快板舞等形式给乡亲们带去“别致”的一课,让“两不愁三保障”等党的脱贫政策深入人心。二是稳步促进教育发展。持续开展石柱县中小学师资、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组织教改咨询团深入当地学校进行教学观摩、课例分析、座谈调研,指导教师专业发展。为中益小学、桥头小学等完成篮球、飞盘、跳绳、国际象棋等多个素质教育特色项目培训;提供远程作业智能辅导设备,选拔优秀师范专业学生组建队伍为留守儿童开展远程学习指导;选派师生代表近200人组建8支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山乡扶智社会实践,开设多类“文化艺术暑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260余人次;设立“乡村图书馆”2间,累计捐书5000余册。
第三,精准对接,助推产业拔穷根。一是科技支农帮扶,为经济作物种植与加工把脉问诊。将石柱县生物资源优势与学校科技成果结合,多次派出教授博士专家团队,为吴茱萸、前胡病虫害防治问题和木瓜选种等问题开展培训;为吴茱萸精油提取和黄连根腐病防治研究、莼菜果冻研发、前胡丰产和木瓜品种纯正等技术问题提供指导;引荐重庆希尔安药业公司在巫溪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300亩。二是特色旅游宣传,为旅游建设提供产业规划及咨询指导。以“土家土院、土滋土味”为主题,按照“民有特色、宿有标准”的设计思路,提出具体可行的民宿文化建设方案;针对石柱县“风情土家、康养石柱”价值定位,调研儿童研学旅游资源,制定儿童研学旅游规划;拍摄制作当地旅游宣传片,通过抖音等方式推广康养石柱旅游。三是电商知识培训,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相关培训和项目扶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建立“石柱良物”淘宝网店、微店;协助完成沙子镇丰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策划石柱消费扶贫大礼包,高山土豆、墩子坪莼菜、悦来大米、谭妹子辣椒、农家土鸡蛋等农产品的营销方案;立项石柱良物电子商务公益扶贫项目用于校地合作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众信息网、江北财经、重庆江北财经
版权所有: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联系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国际社区商务大厦A栋6楼
联系电话:18108358180
办学许可证号:教民150010570001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