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2020年春季开学继续延期,但沙坪坝区教育系统一直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多点发力确保新学期复学工作安全顺利。
一是提前进行周密部署。区教委成立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实质运作,督促所有单位负责人在岗在位,靠前指挥,确保教委、科室、学校三级指挥系统运转顺畅。强化督导检查,全面梳理中央、市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完善教育系统《防控工作督查表》,在根据“4个方面、19条指标”对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培训机构全覆盖督查基础上,严格要求各级主体逐条自查整改到位。做好开学预案,结合教育部、市教委要求,编制《沙坪坝区中小学幼儿园复学工作指南》,对体温监测、安全保卫、门禁管理、教学安排、校园消杀、食堂管理、住读生管理、校园防疫突发情况处置等都作出明确要求,各学校结合实际制订并不断完善开学工作预案,并报相关科室备案。
二是提前加强校园防控。全系统实行最严格的校园管理,所有校园封闭管理,校外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得入内,校内居住人员凭有效证件进出,校外进校人员必须戴口罩并接受体温监测,超过37.3度拒绝入校并及时报告所属社区和区教育系统防控办。及时校园消杀,根据《重庆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隔离工作技术指南(试行)》,制作“学校规范消毒示范片”,各学校每日定时对学校教学楼、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等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清除病媒孳生环境。针对重庆西藏中学有524名学生留校的特殊情况,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先后3次到学校检查,指导学校统一配发口罩,统一检测体温,统一实行24小时住校,统一布置学习任务,统一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最大限度杜绝“感染源”。多方筹集防控物资,区教委多方筹备消毒剂3吨、喷雾器110个并及时分发学校,全力筹备500把体温枪和3万个口罩;各学校各尽所能准备物资,设立废弃口罩专用容器,设置独立隔离室。
三是提前做好教材配送。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统一安排,3月2日起全市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区教委及时启动为学生免费快递教材工作,及时召开全区快递教材工作布置视频会,建立“沙坪坝区中小学教材快递”微信群,各中小学校成立校长负责、分管校长牵头、中层干部具体负责、相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班级为单位,仅用半天时间准确详实完成9.8万余名学生现居住地址、学生年级对应教材、联系电话等信息统计,其中,涉及8000余份家住重庆市外的学生教材以及相当数量的区外居住学生。新华书店组织10辆车不停转送,仅用一天时间就将教材全部送往全区77所学校。邮政局组建200余人分散到各个学校,开展邮件封装工作,出动170辆邮政车投递。书店、邮政、各学校共2000余人在不同战线、不同环节协力奋战,不到两天,完成9.8万余套教材封装、贴单并全部寄出。教材发放工作严格执行沙坪坝区防疫规定,所有教材全部进行消毒处理。
四是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区教委着力打造“360空中课堂”(即“三化”:课表化、平台化、系列化;“六度”:精度、广度、深度、厚度、梯度、温度;“零距离”),借助“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一师一优课资源库”等优质资源,开发出“沙坪坝区空中课堂资源平台”,组织所有学科研修员、近百名学科骨干教师根据教材进度和当前实际,分课时准备好教学资源包。各学校“一校一策”制定网上教学计划,安排教师网上集体备课,制定学生每周/每日在线学习作息时间表,明确时间节点、课程内容,原则上采取半日授课制度,每天网上授课时间不得超过4个学时(每学时40分钟),任课教师借助微信群、QQ群或者其他平台,通过视频、语音、PPT、图片等手段进行网络授课、线上答疑,按进度要求指导学生开展线上课程学习和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家进入“学习状态”。目前,全区2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7000余名教师、10万余名学生及其家长已通过“360空中课堂”,以网络授课、线上答疑、资源推送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